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新聞] 全台皆疫區/台灣筆筒樹 面臨滅絕危機

全台皆疫區/台灣筆筒樹 面臨滅絕危機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1/23 04:11"

記者黃昭國 /調查報導

號稱台灣「蕨代三嬌」的筆筒樹、台灣桫欏、鬼桫欏,都是列名華盛頓公約二級保育物種的樹蕨植物,近年卻出現數以萬計的大規模枯萎死亡現象,整個族群面臨滅絕危機,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已經展開「方舟計劃」,要為筆筒樹籌設種源銀行,保全命脈。

菌核病無藥可醫 北區七成感染

筆筒樹是比恐龍還長壽的古老植物,三億年前的石炭紀時代就已經在地球生根,公認是適應環境變遷最強的物種,但是過去六年來,台灣北區的筆筒樹已經有七成以上因為菌核病作怪,全都得了病,先是葉子不正常枯萎後,新芽緊接著枯萎,最後頂端腐爛,縱切之髓心部分呈黑褐色,最慘的是,一旦得病就無藥可醫,兩個月後就會死亡。

據林試所調查,受害不只「蕨代三嬌」,其他如韓氏桫欏、台灣樹蕨等桫欏屬的樹蕨類植物也全都遭殃,其中以筆筒樹最為嚴重,疫區涵蓋了台灣全島與蘭嶼,南北樹蕨罹病比率從五%到八十二%不等。

記者日前走訪新北市、台北市、宜蘭縣等廿鄉鎮市區、陽明山國家公園,蒐集了五百多筆調查資料,發現疫情日趨嚴重,不但筆筒樹可能滅絕,對台灣生態環境影響更鉅。

林試所搶救 籌設孢子種源銀行

農委會林務局長顏仁德和林試所長黃裕星也認為事態嚴重,顏仁德承諾今年將工作重點放在防治筆筒樹疫病,提撥二千五百萬元經費,請學術單位提出疫情調查報告與防治對策;黃裕星則先撥專款六十四萬元,向菌核菌正式開戰。

為避免筆筒樹在我們這一代滅絕,「方舟計劃」已經分別在陽明山與屏東展開,屏東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已為五百棵筆筒樹幼苗進行接菌實驗,陽明山天蕊農場的一千棵育苗則要作野外觀察與實驗用。由於台灣幾乎全區都是疫病區,要如何收集到安全又健康的孢子種源,官方還在做更多的調查研究。

這次染病的筆筒樹大多是高一.七五公尺以上、具有孢子繁殖能力的大樹或老株筆筒樹,原本都有傳宗接代能力,大量死亡後勢必造成「後繼無樹」,重創台灣生態;而且病菌散播途徑,是經由風力或雨水飛濺傳染給相鄰的筆筒樹,一樹得病,附近的老少樹蕨都難逃一死。

山蘇、洋蔥等也陷感染危機

筆筒樹為什麼會大量死亡呢?是體質或適應環境能力轉弱?還是老菌種「菌核病」變異轉強?早在民國九十四年間,台灣筆筒樹就已經出現病徵,林試所花了三年時間初步分離出筆筒樹的病原應是菌核病作怪,分離率接近一○○%。只因無法判斷疫情的嚴重性,直到民國九十八年,才在新北市土城山區設立樣區,準備監測疫情變化,卻在短短半年內就發現,區內筆筒樹健康存活的只剩十六%,八成二已經死亡,二%發病中。

「菌核病」除了感染樹蕨類外,也會感染山蘇等食用蕨類作物,連洋蔥、蔥、落花生、桃、李、蘋果、滿天星、芹菜、牛蒡、桑椹等蔬菜與果樹都難逃菌害,菌核病疫情究竟影響有多大,目前還很難估算。

林試所研究員傅春旭說,筆筒樹的病原「菌核病」是利用菌核越夏,濕冷的冬春季節正是感染的關鍵期,到了夏天則整株紅通通發病,因此冬天較少發病的假象,常會讓人誤以為疫情減緩了。

[新聞] 《合併後首發》紅60接駁公車 二月上路

《合併後首發》紅60接駁公車 二月上路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1/23 04:11"

〔自由時報記者方志賢/仁武報導〕縣市合併後,第一條接駁公車紅六十,二月一日起將在仁武、大社兩地服務,提供上學、上班民眾更便捷的交通動線,市議員錢聖武昨表示,未來還有四條公車路線要爭取,以縮短仁武、大社、鳥松、大樹等四個區城鄉差距。

紅六十接駁公車,從捷運左營高鐵站出發,行經仁武、大社兩區,與捷運後勁站、捷運楠梓加工區站連結。

每日早上六時到七時三十分,下午四時到五時三十分,兩個尖峰時段十五到二十分鐘一班,離峰(含假日)四十分鐘一班,初期以中型巴士營運,將提供沿線上班族與通勤學生更便捷的交通服務。

紅六十路線沿途經仁武區的八德二路、八德西、八德南、澄觀、鳳仁等路段,從中正路進入大社區的三民路翠屏路、右轉中山路與楠梓區的興南路接軌,經鳳楠路、南陽路(健仁醫院)接駁捷運後勁站,再由加昌路可抵捷運楠梓加工區站,是縣市合併後第一條新闢的公車路線。

錢聖武表示,紅六十公車通車,可提供仁武、大社兩區市民更便捷交通服務。

錢聖武說,早在高雄捷運通車後,接駁公車就有其需求,曾透過管道爭取,縣市合併後,終於水到渠成,成為市府第一條新闢的接駁路線。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新聞] 萬頃花海招蜂引蝶 蜂農逐花而居

萬頃花海招蜂引蝶 蜂農逐花而居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1/20 04:11"

〔自由時報記者顏宏駿/北斗報導〕農民在一、二期稻作間種植油菜花綠肥,形成冬季農村萬傾花海的壯麗景象,大片金黃引來蜜蜂,也招來養蜂人家駐點,來自台南縣的林文忠家族五人「逐花而居」,最近帶著五百多個蜂箱在彰化縣北斗、溪州等鄉鎮「招蜂引蝶」,創造花海另一種經濟價值。

近年來稻農種植油菜花及波斯菊蔚為風潮,大片花海成為農村冬季最吸引人的景觀,除了觀光效益之外,蜂農也看到花海裡蘊藏商機。

來自台南市南化區的蜂農林文忠與其家人一個月前悄悄的帶著五百多個蜂箱抵達北斗、溪州一帶,他們向地主租田擺置蜂箱,每個蜂箱約有五萬隻蜜蜂,蜜蜂大軍撲天蓋地齊往附近的油菜花田採花粉、花蜜。

花粉經濟價值高

林文忠說,油菜花蜜沒有經濟價值,他們看上的是花粉的效益,每一隻蜜蜂回巢後,後肢黏著厚厚一團花粉,那是採花蜜時附帶的「戰利品」;蜂農在蜂巢入口擺設一個網洞盒,蜜蜂後肢陷入網洞,便可輕易的將花粉卸下,蜂農將其乾燥後販售,是非常營養的天然食品。

蜜蜂排洩物惱人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養蜂人家因距離村落太近而遇到一些小麻煩,蜜蜂大軍行經村子時帶來了「黃金屎」,村民的座車慘遭「襲擊」,外觀出現密密麻麻的排便污漬,車主得用力擦拭才能清除,因而向蜂農抗議。

面對村民的抗議,林文忠表示,如果氣候溫和,蜜蜂會避開人群聚集的地方,日前天氣較冷,蜜蜂不按正常路線飛行,進入村落內,這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對居民造成困擾,他們感到抱歉。他表示,農曆過年前他們就會返回高雄、台南的大本營,那裡的荔枝花、龍眼花正準備迎接這些蜜蜂大軍。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新聞] 地球暖化不只有天災 蚊子大軍來襲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03/20 00:24"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家裡似乎開始有了蚊子。事實上,氣候暖化不只讓台灣的天災變多,也會造成蚊子的數量大幅增加。

颱風、水災不斷,地球暖化接踵而至的天災,人類逃不了也躲不過,不過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還不只有這樣,最直接影響你我生活的,就是討人厭的蚊子變多了,而且即使住在都市的高樓,牠也可能搭乘電梯直達你家。

蚊子是大自然造物者的奇蹟,牠們和人類一樣有著完美的設計,無論在任何環境都可以存活下來,唯一的缺點是,連續3天氣溫降到攝氏18度以下,蚊子就會死翹翹。不過近年來,台灣的氣溫很少降到那麼低,蚊子大量傳宗接代。

少了寒冷天氣的威脅,台灣的蚊子大軍越來越無敵,一年四季蚊子可能都在你我身邊,而且蚊子大軍還會帶來登革熱等疾病,就像不定時炸彈,隨時等待引爆。地球變暖了,蚊子變多了,你我的生活也面臨更多的威脅!(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新聞] 高市/推動太陽能熱水器成效卓著 各縣市排名躍升第一

高市/推動太陽能熱水器成效卓著 各縣市排名躍升第一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09/25 18:39" 記者何沛霖/高市報導

高雄市政府從去年9月起,宣布加碼補助裝設太陽能熱水器,鼓勵市民使用綠色能源,今年一至六月,高雄市總計安裝1472件、集熱板面積達6721平方公尺,比起去年下半年度,成長幅度達25%,安裝面積從第五名躍升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受到金融風暴影響,民眾消費力下降,全國安裝數下滑,僅去年的46.23%,高雄市能夠逆勢成長,足見補助政策發揮效力。

原本經濟部能源局撥款補助民眾裝設太陽能熱水器,每五平方公尺集熱板約7500元,去年九月高雄市政府宣布加碼,中央補助多少,市府就給多少,有了一萬五的補助款,市民只需自費三萬元左右,估計五年省下的燃料錢,鐵定超過所花的裝設費,而一座太陽能熱水器,用個十年以上絕對沒問題,實在很划算。

補助政策實施後,民眾反映熱烈,根據統計,去年一至六月,總計安裝1472件、集熱板面積達6721平方公尺,比起去年下半年度,成長幅度達25%,而高雄市去年全年的安裝面積,在全國各縣市排名第五,今年躍升第一,局長李穆生指出,今年上半年新增的熱水器,至少每年可節省55.73萬公升的石油,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51公噸。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金融海嘯肆虐全球,民眾消費力下降,全國安裝數下降,僅達去年度的46.23%,高雄市能夠逆勢成長,除了南台灣陽光充足,本來就適合推廣太陽能熱水器,更重要的是,市府的補貼政策讓民眾荷包省下不少銀子。李穆生強調,經濟不景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不但省下瓦斯燃料費,更能夠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何樂不為?

Reference Link: Yahoo奇摩新聞: NowNews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新聞 日本最快2012年實施廢氣排放總量管理與交易制度

日本最快2012年實施廢氣排放總量管理與交易制度

路透 更新日期:"2009/09/20 12:26"

(路透東京20日電)日本「日經新聞」(Nikkei)今天報導,日本新政府希望最快在2012年3月,推行強迫性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總量管理與交易制度。

日經新聞電子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總理鳩山由紀夫計畫在2020年之前,將廢氣排放量從1990年的水準減少25%。這個計畫是達成這項目標的重要措施。

報導指出,政府環境小組可能在今天稍後舉行的會議上討論這個計畫。

根據這項計畫,日本政府將給予各家公司排放廢氣的配額。實際排放量比配額少的公司可以出售這些差額。中央社(翻譯)

Reference Link: Yahoo奇摩新聞: Reuters

[新聞] 聯大辯論將討論氣候變遷 無國家願身先士卒

聯大辯論將討論氣候變遷 無國家願身先士卒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9/20 11:06"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19日專電)聯合國大會一般辯論23日登場,百餘國領袖齊聚紐約,討論解決金融危機、氣候變遷及安理會改革等議題。不過,美媒提出批評,指沒有任何國家願意帶頭對抗全球溫室效應。

「紐約時報」報導,儘管主要已開發及未開發國家早就承諾將運用更有效率及可再生的能源來減低氣體排放,但卻沒有任何國家甘冒被指控出賣未來工作與經濟成長之慮,領頭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

報導說,能源大國印度承諾運用太陽能發電提供全印度逾4億無電可用人使用,藉以達到國際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標準,卻遭反對黨嚴詞批判犧牲國家未來發展。

一些主要大國年底將齊聚哥本哈根討論銜接「京都議定書」的新氣候協議,眼見會議在即,但長達200多頁的草案內文,迄今看不到獲致共識的可能性。

儘管困難重重,聯合國期望各國領袖能凝聚共識,排除自身利益考量,起碼就新協議內容輪廓達成初步共識。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敦促各國元首以擔負世界領袖自許,超越自己國家的界線。

第64屆聯大下週進行一般辯論,也將舉行討論氣候變遷連串圓桌會議,包括美、俄、中、印等大國領袖都將出席,加強各國付諸行動的政治動能。

聯合國副秘書長奧爾(Robert Orr)說,這些大國不會單打獨鬥,以政治而言,他們必須集體行動。我們想看誰先奪門而出,那一定是大突破。

報導說,各國對氣溫上升不超過華氏3.6度皆認為可以接受,但對如何達到此一目標卻沒有共識。

美國與中國占全球廢氣排放的40%,若上述兩國能獲致共識,對達成全球新氣候協議將起很重要的動能。

Reference Link: Yahoo奇摩新聞: 中央社